會計20-02流動負債
定義 |
符合下列條件之一者,列為流動負債: 1.預期於正常營業週期中清償者,如:賒購商品的應付票據、應付帳款。 2.主要為交易目的而持有者,如:經常交易短期操作的借券負債。 3.預期於報導期間後12個月內清償者,如:預期於一年內清償的短期借款、長期借款。 4.不能無條件延期至報導期間後至少12個月者,如:不能無條件延期至一年後清償的各種負債。 |
|
評價 |
1.理論上所有負債不論期間長短,應按現值入帳。 2.成本效益的考量及重大性原則,營業發生且一年以內到期的負債,得以面值入帳。 |
|
內容 |
銀行透支 |
1.企業與銀行簽訂透支契約,簽發的支票金額超過存款餘額,由銀行代墊的款項。 2.基於充分揭露原則,銀行存款與銀行透支分別列示,銀行存款列於流動資產,銀行透支列於流動負債。 3.同一家銀行的存款與透支可互相抵銷,按淨額列示。 |
銀行借款 |
向金融機構或他人借入的款項,其償還期限在一年以內。 |
|
應付票據 |
1.企業簽發的各種票據,包括遠期支票、本票、匯票。 2.應付票據應按現值評價。但因營業而發生且到期日在一年以內者,得按面值評價。 3.票據現值與面值(到期值)的差額,以應付票據折價項目入帳,列為應付票據的減項。 4.隨著時間經過,應付票據折價依有效利息法轉為利息費用,應付票據攤銷後成本(帳面金額)逐漸增加。 5.公式
一年以內票據現值=到期值÷(1+有效利率×期間)
一年以上票據現值=到期值÷(1+有效利率)期間
利息費用=期初現值×有效利率×期間
|
|
應付帳款 |
1.因賒購商品或勞務所發生的債務。 2.應付帳款應按現值評價。但因營業而發生且到期日在一年以內者,得按面值評價。 3.入帳時點 (1)起運點交貨(FOB),賣方出貨時認列應付帳款。 (2)目的地交貨(CIF),買方到貨時認列應付帳款。 4.現金折扣 (1)總額法 A.賒購時,進貨及應付帳款項目以總額入帳。 B.折扣期限內償還貨款,認列進貨折讓。 (2)淨額法 A.賒購時,進貨及應付帳款項目以淨額入帳。 淨額=總額-現金折扣 B.超過最大折扣期限付款,未取得現金折扣,以未享進貨折扣或利息費用項目入帳,列在綜合損益表營業外支出。 5.應付帳款明細帳貸餘的和列為流動負債,應付帳款明細帳借餘的和列為流動資產,兩者不能抵銷。 |
|
應付費用 |
已發生而尚未支付的各項費用。 |
|
銷項稅額 |
銷售商品或勞務時所收取的營業稅額。 |
|
其他應付款 |
不能歸屬於應付帳款的其他應付款項。 |
|
本期所得稅負債 |
1.按稅法規定,應繳納的當期所得稅額,應於會計年度結束日時,認列本期所得稅費用及本期所得稅負債。 2.本期所得稅費用列入綜合損益表;本期所得稅負債列入資產負債表流動負債。 |
|
XX之短期負債準備 |
很有可能發生且金額能可靠估計之義務事項。如:保固之短期負債準備、除役、復原及修復成本之短期負債準備。 |
|
預收貨款 |
提供商品或勞務之前,預先收取的訂金。 |
|
預收款項 |
1.預先收取的各種款項,如:預收之訂金、租金、利息等。 2.預收款項列入流動負債,俟實際交貨或提供勞務時再轉列為收入。 |
|
一年內到期長期負債 |
1.長期負債將於一年內到期時,應轉列為流動負債。 2.長期負債將於報導期間結束日後12個月內到期之列表方式: (1)預期到期清償 → 流動負債 (2)在報導期間結束日前「未完成」長期性之再融資或展期 → 流動負債 (3)在報導期間結束日前「已完成」長期性之再融資或展期 → 非流動負債 |
|
特別股負債-流動 |
1.強制贖回特別股與附賣回權特別股的股利,列為利息費用。 2.一年內將執行贖回或賣回者,列為流動負債。 |
|
暫收款 |
收到性質不明或項目尚未確定的款項。 |
|
代收款 |
1.企業替其他機構所代收的款項。如:企業每月代扣勞健保費並向勞健保局繳納;企業代收薪資所得稅,應於每月10日前向公庫繳清。 2.代收款一般都在短期間內繳清,應列為流動負債。 |
留言
張貼留言